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小说|亚洲无码专区三区在线观看|青青青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新聞中心

黃河岸邊我的家?| 14家媒體記者主題采訪活動——走進嘉應觀

發(fā)布時間:2020-06-11 12:24:21 來源:武陟縣嘉應觀 瀏覽:65562次

"黃河岸邊我的家"  


挖掘 梳理 講述黃河的“焦作故事”

"黃河岸邊我的家"

6月11日上午,由焦作市委宣傳部主辦,河南日報、河南廣播電視臺、大河報、東方今報等省級新聞媒體和焦作日報、焦作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記者參與"黃河岸邊我的家"主題采訪活動。旨在進一步宣傳貫徹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重大國家戰(zhàn)略,全面挖掘焦作黃河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切實講好“黃河故事”的焦作篇章。采訪活動為期3天,對焦作沿黃河的孟州、溫縣、武陟三個縣市的歷史文化、經(jīng)濟發(fā)展、生態(tài)保護等方面進行集中采訪報道,運用報、網(wǎng)、端、微等融媒體資源,立體宣傳,全面展示“黃河岸邊我的家”的文化之源、生態(tài)之美、奮進之路。

“萬里黃河第一觀”——嘉應觀

“嘉應觀在二鋪營村東,雍正初年,以黃河安瀾,奉敕建,規(guī)模壯麗,有銅碑刻?!边@是《武陟縣志》對嘉應觀的記載。

原來,從康熙末年起,黃河便四次在武陟縣境內(nèi)決口,雍正元年,又決馬營口,洪水淹天津,直逼北京,成了清王朝的心腹之患。為了治黃安民,雍正皇帝派河道總督率兵堵口、修壩,自己也親臨河防搬石??诙聣纬蓵r,為祭祀龍王,封賞治河功臣,雍正帝下詔,敕建嘉應觀。

“萬里黃河第一觀”——嘉應觀

可以說,嘉應觀是記載清代治河豐功偉績的明證,是我國唯一留存的集宮、廟、衙署為一體的清代建筑群,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文化意義,也是武陟治河文化最鮮活的遺存。

“黃河故宮”——嘉應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景區(qū)、萬里黃河第一觀、黃河故宮——嘉應觀。

嘉應觀俗名廟宮,又稱黃河龍王廟。位于縣城東南12公里處,總面積9.3平方公里,始建于清雍正元年,是雍正皇帝為祭祀河神、封賞歷代治河功臣,而修建的一座集宮、廟、衙三位一體黃淮諸河龍王廟,建筑風格形似故宮,主要包括山門、御碑亭、治河功臣殿、中大殿、禹王閣等,規(guī)模宏大,有“黃河故宮”之美譽。

嘉應觀作為我國治黃歷史上的一個標志性建筑,包含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色彩,記載著許多領先于當時的理論結晶,給現(xiàn)代治黃事業(yè)帶來了諸多啟示。嘉應觀濃縮了中華五千年治河經(jīng)驗,反映了黃河治理發(fā)展的軌跡,折射著黃河歷史發(fā)展的脈絡,人民治黃60年戰(zhàn)勝歷次黃河大洪水、三次大復堤,取得治理黃河的巨大成就,證明黨和國家的重視是治黃事業(yè)成功的關鍵。

“黃河故宮”——嘉應觀

神龍是智慧、勇敢、吉祥、尊貴的象征。嘉應觀陳列的神龍史料中,有首創(chuàng)龍圖騰的太昊伏羲,有用龍作為部落圖騰的黃帝?!爸腥A第一龍”蚌龍和二里頭“中國龍”等在嘉應觀也有圖文介紹。嘉應觀銅制御碑上有雍正親書的“特命河臣于武陟建造淮黃諸河龍王廟”。觀中的主要神靈是民間被廣泛崇信著的治黃大王、將軍,嘉應觀里的《敕封大王將軍紀略》對治黃大王、將軍有詳細記載。 

嘉應觀不僅是祭祀黃河河神的廟宇,還是紀念表彰歷代治河功臣的場所,從大禹到各位大王,都是歷史上參加治黃建立卓越功勛的功臣,賈讓、王景和潘季馴代表了治河理論的三個高峰,王景治河后800年安流的卓越成效尤為世人傳頌。明代的宋禮、劉天河和汶上老人白英在嘉應觀都有其事跡記載。清代的河道總督齊蘇勒、嵇曾筠是與武陟黃河堵口、建嘉應觀密切相關的治河人物。雍正皇帝專門下令在嘉應觀西側為其建神祠的陳鵬年,為官清廉、勤于政務,最終累死在我縣堵口工地。以虎門銷煙著名、以“茍利天下生死已,豈因禍福避趨之”為座右銘的林則徐,在任河道總督時也有大量治水功績。

“新中國引黃第一渠”——人民勝利渠

“新中國引黃第一渠”——人民勝利渠,在武陟境內(nèi)。

1952年4月,奔騰的黃河水從人民勝利渠渠首破閘而出,60多年來,潤澤豫北地區(qū)廣袤的土地,結束了“黃河百害,惟富一套”的歷史,使開灌的100多萬畝鹽堿地、沙荒地、沼澤地變成了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xiāng)……

人民勝利渠,打破了西方水利專家“黃河無法治理”的斷言,成為中國人民治黃歷史上的一座豐碑,更開啟了黃河“水患”變“水利”的嶄新篇章。

歷史滾滾向前,從遠古至今,歷朝歷代孕育的黃河文化,讓武陟成為一個巨型的、豐富完整的“中國黃河文化博物館”,就是這樣不間斷地傳承發(fā)展,鑄就了武陟厚重的文化底蘊,使武陟成為不折不扣的黃河文化之鄉(xiāng)。

關注我們

獲得精彩內(nèi)容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