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嘉應觀,讀懂治黃史。嘉應觀始建于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占地140畝,是雍正皇帝為了紀念在武陟修壩堵口、祭祀河神、封賞治河功臣,不惜耗資288萬兩白銀仿北京故宮建造的淮黃諸河龍王廟。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10月被河南省委宣傳部命名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10年1月被國家旅游局命名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2014年9月被水利部公布為第十四批國家級水利風景區(qū),2017年12月被河南省水利廳公布為河南省首批水情教育基地。2020年11月被河南省教育廳命名為河南省中小學生專項性社會實踐教育基地等榮譽。2021年4月榮獲焦作市平安景區(qū)稱號。2022年2月嘉應觀榮獲“河南省華僑國際文化交流示范基地”。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主席親臨視察黃河中下游第一個引黃灌溉自流渠——人民勝利渠渠首,江澤民、溫家寶、李克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社會各界知名人士都曾親臨視察嘉應觀景區(qū)。
溫馨提醒:景區(qū)嚴格執(zhí)行“掃碼、測溫、查驗場所碼、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信息登記、佩戴口罩、1米線、通風消毒”等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措施,強化“限量、預約、錯峰”措施,嚴格查驗游客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和測體溫制度。目前景區(qū)接待游客范圍:1、暫不接待中高風險地區(qū)游客;2、低風險地區(qū)游客憑24小時核酸檢測入園;3、其他市外游客憑48小時核酸檢測,通過報備碼報備后方可入園;4、景區(qū)設立臨時隔離點,工作人員嚴守職責,認真做好消殺、監(jiān)測等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