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月23日,農(nóng)歷九月初九,2023年的重陽節(jié)來了。
重陽時節(jié),天高云淡,山朗水秀,宜登高望遠、踏賞清秋;重陽時節(jié),秋葉滿園,菊酒散香,宜佩萸歸鄉(xiāng),孝親敬老。
借此“九九”之節(jié),嘉應觀黃河文化博物館祝愿各位游客朋友“所想皆所愿,所愿皆所得”。
重陽隨想
(節(jié)選)作者/二月河
中國的年節(jié),大致上說的是三件事:祀神、祭祖、放松吃喝。前兩個先不說,我們農(nóng)業(yè)國,幾千年來,勞作耕耘從土地里“刮金”,人們可以說都累得可以,平日積攢一點好吃的,舍不得吃;好用的,下地鋤禾舍不得用。到節(jié)日期間,除了求神祖保佑“越過越好”之外,所有平日的那些“舍不得”,都借此釋放出來。
所以,與神祖無涉的節(jié)很少,與吃喝無關(guān)的節(jié)也很少。但有一個節(jié)似乎這三方面都很淡。三件事也都做,但俎豆香煙不盛,珍饈美食呢,也似乎做得不如其他節(jié)認真,這就是重陽節(jié)。
重陽是“兩個太陽重疊”?不是的。九月九是兩個“陽極”之數(shù),重疊在了一起,因故有此名。
這個節(jié)是個游興節(jié)——我們過去說的“游興”,說白了就是今日的“旅游”。沒有現(xiàn)代的交通工具,也沒有柏油路,就自己一家人作短途的隨喜。自己帶吃的和“飲料”——酒,走——上山去,登高去,看碧云黃花去,看楓葉去!在山上玩,玩累了,回家,這個節(jié)也就過罷了。
“重陽將至,盲雨滿城,涼風四起,亭亭落葉,隴首云飛?!本瓦@么幾句話,可以說是形容重陽的極致之語,我在不少隨筆文章中見到,幾乎都一字不易地引用。
盲雨的“盲”怎么講,我沒有考究過,想想見到的那雨的樣子,該是不大不小的中雨,更確切地說是“中雨偏小”的那種雨,這個雨,出門登高作一日游,怎樣說都是偏大了一點。但人啊,只要有心情,高興,帶著雨具,挑上酒食點心,也就上山了。那是什么樣的盛況?申時行有詩:
九月九日風色嘉,吳山勝事俗相夸。
闔閭城中十萬戶,爭門出郭紛如麻。
拍手齊歌太平曲,滿頭爭插茱萸花。
這首詩真的把人們狂歡的形態(tài)寫得淋漓盡致,酣暢至極,處身其中,即便你是個內(nèi)向人,也會開朗起來,你玩不成深沉。
其實,就人們的心理,是盼著有點雨的。滿山的秋葉艷色雜陳,斑駁陸離,如果在艷陽之下,那就太真切了,不夠朦朧,不夠含蓄,與中國人的審美情趣多少有點不合。在太陽底下喝酒、看山,也少了點“秋涼”意味。但還有一層更真切實惠的想法:“重陽無雨則冬無雨雪。”這會影響來年的收成。
插茱萸、飲重陽酒、吃糕、登高,寄托了人們兩種心情:希望遠方的親人平安,希望自己的生活“步步登高”。
這實在是個吉慶有余的歡樂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