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河南省武陟縣黃河岸邊有名勝“嘉應觀”,山東“北海學子”游覽后,心中難以平靜,遂將所見、所聞、所悟?qū)懗捎斡?,并編成口頭韻文,以便傳揚。
皇冠銅碑鎮(zhèn)蛟井,奇異八卦定音鐘,
天下無二“龍鳳圖”,治黃當思禹毛雍。
龍王殿里供功臣,“無塵殿”中沒鳥蟲,
怪雨滋生“姊妹椿”,“齊縫墻”忘兄弟情。
以“攆風水”鎮(zhèn)土龍,少個單人也讀“應”,
欽差道長何處來?“廟產(chǎn)碑”像土地證。
第二奇 以“攆風水”鎮(zhèn)土龍
黃河從源頭溪流匯聚至武陟,穿山越谷,不易為患,被稱為“銅頭”;武陟以下地勢平坦開闊,洪水如脫韁野馬橫沖直撞,勢不可擋,河道左右流處,成為“豆腐腰”。在沁河與黃河交匯的地方稱為水口,古人會在水口處建塔廟以鎮(zhèn)之。嘉應觀的存在也是為了鎮(zhèn)水口,讓疲軟的“豆腐腰”挺直起來。
據(jù)說在太行山南麓的黃河北岸有條時斷時續(xù)、蜿蜒曲折的清風嶺。這條土嶺從黃帝陵東去,穿黃河在無山石之處漸露身形。從武陟縣的城子、草亭、方陵等村潛過沁河,所過之地全部隆起,之后,它又東行至嘉應觀,這里上空紫氣環(huán)繞,有出真龍?zhí)熳又?。消息傳到京城,雍正帝遂派人暗訪。欽差發(fā)現(xiàn)祥瑞征兆后,立即奏報。雍正帝看了奏章,十分驚慌,遂下令建造龍王廟以截住這股風水。
雍正帝怕壓不住龍脈,又在總穴位上開挖深井,并鑄兇猛絕倫的河蛟坐住井口,再以巨型銅碑鎮(zhèn)壓。還不放心,又在銅碑頭上雕三龍,在碑文上蓋玉璽,并在亭頂造置“皇冠”。至此,這個地方的龍脈被挖斷,風水被破壞,真龍?zhí)熳幼罱K沒有出世。這是當?shù)亓鱾鞯摹皵f風水”之說。
嘉應觀北靠太行山,南臨黃河水,西有沁河過堂水,注入黃河。前面為開闊地。但其東西兩側(cè)無護砂,為了彌補左右空缺的風水缺撼,在其兩側(cè)分別建了道臺衙署和河道衙署,以形成聚氣斂氣之格局。
第二絕 天下無二“龍鳳圖”
穿過嚴殿,我們來到了中大殿前,這是嘉應觀的主殿,又名四大王殿,為重檐歇山回廊式建筑,藍色琉璃瓦覆頂,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其風格就像北京故宮太和殿。
中大殿門前的廊柱上嵌有一副對聯(lián):
奇人奇事奇碑奇亭奇殿奇樹留勝跡萬里黃河一奇觀
治河治水治國治家治世治心為民生千古華夏眾英雄
在中大殿天花板上,有65幅彩繪龍鳳圖。北京故宮里也有龍鳳圖,但故宮的龍鳳圖為滿漢合璧,而這里的龍鳳圖卻是清一色的滿族文化風格,可謂天下獨此無二。
這65幅彩繪圖,龍騰鳳舞,姿態(tài)各異,色澤如新。中大殿又稱“無塵殿”,是什么原因讓此殿如此潔凈呢?
第三奇 “無塵殿”中沒鳥蟲
講解員說,中大殿神似故宮的太和殿,重檐歇山回廊式建筑,近三百年來,從未打掃過中大殿,殿內(nèi)不見蛛網(wǎng),不粘灰塵,不進鳥蟲,稱為“無塵殿”,如此神奇,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民間傳說,因為該殿內(nèi)藏有避塵珠,才有如此效果。但實際上可能是因為天花板是檀香木的緣故。
是避塵珠、檀香木的原因,還是另有緣故,這個迷底我是沒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