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小说|亚洲无码专区三区在线观看|青青青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位置:網站首頁 > 新聞中心

嘉應觀移交黃河修防處

發(fā)布時間:2020-09-08 09:31:03 來源:武陟縣嘉應觀 瀏覽:66145次

解放前后的嘉應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秋,河南省第四行政區(qū)專員張敬忠(1911年——1954年)在嘉應觀成立沁聲中學(初中), 設4個班,學生183人、教師15人。解放后,沁聲中學遷出嘉應觀并入河南省武陟中學,即現(xiàn)在的武陟縣第一中學。嘉應觀由黃河修防處接收,韓培成為主任。

1948年10月26日,武陟縣解放。次年5月沁河大樊堵口工程竣工。工程處改組為冀魯豫黃委會第五修防處,移駐小董原抗日民主縣政府院內。當時,我以首長警衛(wèi)員的身份輾轉于新鄉(xiāng)專區(qū)各縣黃沁河沿岸。

1949年9月30日,大雨傾盆。溫縣縣長肖華在我住的茅草庵內向太行第四專區(qū)匯報沁河險情后,專員告訴他,明天北京天安門舉行開國大典。由于搶險緊急,修防處段和縣區(qū)干部便在工地買了頭死驢會餐慶賀。搶險勝利后,10月24日,修防處又在小董鄉(xiāng)搭臺演出,慶祝黃沁河安瀾。




慶會后不久,修防處領導派楊文卿(山東陽人)、張晉武(山西武鄉(xiāng)人)和我(河南武陟人)三人去接收嘉應觀。我們三人穿著傅作義部隊的軍服,挑著面粉和小米,日行60里,來到了嘉應觀。

途中,我們迎面碰見沁聲中學從嘉應觀往縣城木欒店(建國后改稱木城)搬家的畜力車,車上除公私雜物外,還有貢桌等廟產。

入觀后,我們首先與學校領導聯(lián)絡,辦理交接,制止了帶走廟產、公物現(xiàn)象。接著,我們自己動手砌補了倒塌數米的西垣墻,在師生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當時,嘉應觀附近治安狀況不好,劫路殺人、向土改工作人員投擲磚石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夜里,我們值班站崗人手不足,就把禹王閣上的木雕童子搬到西北角的空場上嚇唬人。后來機關遷來了,這對精雕布裹漆涂的藝術品以及更勝于它們的“夏禹王”, 都成了我們那年冬天烤火的燃料。另外,我們還調來了大樊堵口用的大麻繩,往那些泥塑的偶像上套,然后幾個人用力拉,粉碎了200多年的藝術品。這愚昧,令人終生遺憾。

共產黨人都是無神論者。那年冬天,我們這群以共產主義為奮斗目標的年輕人及一些老革命,卻把搗毀偶像作為上下一致的革命行動。被破壞的偶像計有:①前院馬廄內泥馬兩匹,馬伕兩人;②中院正殿金龍四大王、黃大王、朱大王及栗大王的坐像;東西兩大殿十大龍王坐像;還有正殿兩側站立的4位將軍(或八大金鋼), 以上是泥塑;③禹王閣上的禹王及兩位童子。禹王坐,約為真人的兩倍;童子立,約為真人的1/2。以上是木雕。

閣下的斗母、呂祖以及風雨神等塑像早已蕩然無存,不知毀于何時。





















1

這些文物被破壞后,韓培成主任曾受到上級的批評。1950年7月10日前后,水利部長傅作義、副部長張含英、清華大學水利系教授張光斗、蘇聯(lián)專家布可夫一行在嘉應觀住了兩三日,勘定引黃濟衛(wèi)渠首閘并了解黃河河汛情況時,曾嚴肅地問及這些偶像。韓主任追悔莫及,成為終生的憾事。

1950年,嘉應觀進行了一次整修。這一工作是由修防處出資,請武陟建筑工會匠師完成的。當時國家經濟極端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能拿出資金修廟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長按識別圖中

   二維碼

獲取更多資訊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