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應觀位于黃河中下游的分界線處,是當年大禹治水“覃懷厎績”之地,太行、廣武南北夾峙,黃、沁二水玉帶環(huán)繞,誠為一方勝地。這座集治黃行宮、諸河神廟、河道衙署于一身的恢宏建筑,積淀了數(shù)千年來黃河文化的深厚底蘊,記錄著華夏兒女治水興利的輝煌歷史,因而吸引了無數(shù)專家學者的目光,聚焦這里,紛至沓來,探秘尋幽,釋疑解惑。原新華社社長穆青、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馬自樹、國家水利部副部長周文治、我國著名的古文物和古建筑專家羅哲文、謝辰生、祁英濤等,曾親臨嘉應觀考察,并題詞撰文,對嘉應觀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近年來,河南大學更是將這里作為古建筑教學的基地,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
1991年9月1日,國家文物局副局長、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馬自樹考察嘉應觀并指出:嘉應觀集古代官式建筑藝術之大成,規(guī)格之高,規(guī)模之大,保存之完整,實為罕見,是黃河流域第一龍王廟。觀內(nèi)供奉的河神均為彪炳史志的歷代治河功臣,蘊涵了中華五千年治河經(jīng)驗,是全國唯一一座展示中華民族治理黃河的博物館。
1999年12月21日—22日,國務院古建筑專家組組長、中國文物研究所所長、著名古建筑專家羅哲文,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謝辰生,蒞臨武陟,考察嘉應觀申報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工作。羅哲文評論嘉應觀為“國廟”、“文物瑰寶”,題詞“治河豐碑,文物瑰寶”,并現(xiàn)場為嘉應觀賦詩一首:“嘉禾鋪大地,應瑞滿乾坤,觀象國長泰,好景樂萬民?!?/p>
1999年12月21日—22日,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謝辰生和國務院古建筑專家組組長、中國文物研究所所長、著名古建筑專家羅哲文一道蒞臨武陟,考察嘉應觀申報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工作,對嘉應觀的文物和歷史價值予以了高度評價,并對嘉應觀古建修復保護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題詞“治河先賢,功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