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毓美大王
“栗大王”的傳說
栗毓美是個傳奇人物。首先,他是個意念堅定的人。為進京趕考,他與未婚妻商定推遲婚期。等他金榜高中,趕回家中完婚時,未婚妻已經(jīng)與他陰陽兩隔,撒手歸西。他埋葬了妻子,把靈牌放在紅頂小轎內(nèi),千里抬進了武陟縣衙。一個靈牌陪伴終生,一個信念堅守到底,終生不再談婚論嫁。栗毓美生活如此,當官也如此。所以官場美譽多多,民間口碑也好。
“栗大王”的傳說
歷來武陟知縣,防治“兩黃”是最大要務——必須做到黃河不決口,蝗蟲不出灘。栗毓美在武陟可謂辛苦,風雨之夜常常獨立黃河壩頭,比巡河工還盡職盡責。他預感大風雨之后黃河會暴漲,壩頭險工面臨塌岸崩壩的危險,必須加固,但因既無錢也沒料,就動員縣內(nèi)大戶捐獻大巴磚,用鐵條穿巴磚加固黃河堤岸。工程結(jié)束當天,大雨傾盆,黃河大漲,由于栗毓美預防在先,堤壩安然如故,涉險而不驚。朝廷發(fā)現(xiàn)了栗毓美的治河才干,由七品縣令提拔成一品河憲。作為河道總督的栗毓美再次回到武陟,一家一戶登門道謝,一磚一石計價還錢。武陟人感動得熱淚盈眶,想不到天下竟有如此好官,為老百姓辦事,還要記賬還債,百姓建生祠祭祀。栗毓美死后,謚號“恭勤”。二月二嘉應觀廟會,女人打扮起來,粉衣綠裙,擔著花籃唱經(jīng),俗稱“經(jīng)擔”。她們最愛唱的是《栗毓美還債》和《栗大佬守靈》。栗毓美是女人最心儀的男人,百姓心目中的好官。
END
長按識別圖中
二維碼
獲取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