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河“龍王廟”連載故事之林則徐治水 2020-07-15
林則徐(公元1785年~1850年), 字元撫、少穆、石麟,謚號“文忠”,福建福州人。嘉慶十六年中進士。先后外任江蘇按察使、江寧布政使等,后升任河?xùn)|河道總督,親自實地查驗山東運河、河南黃河沿岸工程,提出改黃河由山東利津入海以根治水患的治河方案。林則徐以虎門銷煙而著名,而更為功勛卓著的是林則徐一生治水,澤被后世。供奉在嘉應(yīng)觀西大殿。林則徐治......【查看詳細】
★ 全國唯一——武陟,中國黃河文化之鄉(xiāng)! 2020-07-12
7月9日至10日,黃河文化與黃河文化地標理論研討會在我縣舉行。會議認真貫徹落實習(xí)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深入挖掘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提升對黃河文化地標重要性的認識,為打造新時代黃河文化地標、推進文化旅游強省建設(shè)建言獻策。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尹書博,省社科聯(lián)主席李庚香,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宮松奇出席研討會??h委書記秦迎軍......【查看詳細】
★ 黃河“龍王廟”連載故事之齊蘇勒治河有方 2020-07-09
齊蘇勒大王 齊蘇勒,字篤之,納喇氏,滿洲正白旗人。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任永定河分司,后擢山東按察使,兼理運河事,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 授河道總督。雍正四年,齊蘇勒堵睢寧、朱家口決口有功,加兵部尚書、太子太傅。雍正七年,齊蘇勒病逝后,皇帝特命在開封為他建廟祭祀,并入京城賢良祀,謚號“勤恪”。供奉......【查看詳細】
★ 黃河“龍王廟”連載故事之明代治河專家——潘季馴 2020-07-06
GOOD LUCK▼▼潘季馴(公元1521年~1579年), 字時良,號印川。明代后期四次出任總理河道,主持治理黃河和運河。潘季馴在治河中,總結(jié)了前人對于黃河水沙關(guān)系的認識,提出了束水攻沙的治河方針,對后代治黃有重要影響,被譽為“千古治黃第一人”。供奉在嘉應(yīng)觀東大殿。明代治河專家——潘季馴潘季馴四次主持治河近十年,他不辭辛苦,上到河南,下......【查看詳細】
★ 黃河“龍王廟”連載故事之賈魯治河 2020-07-04
賈魯(公元1297年~1353年)字友恒,元代高平人。少年時聰明好學(xué),胸懷大志,長大后謀略過人。公元1343年詔修遼、金、宋三史,召賈魯為宋史局官,元惠宗任命賈魯為行都水監(jiān)。賈魯領(lǐng)受任務(wù)后,繪出了精細的治水圖,后賈魯又被任命為工部尚書、總治河防使,進序二品,授以銀章。賈魯親自率人修筑黃河堤壩,拯救民眾于洪水之中。供奉在嘉應(yīng)觀東大殿。賈魯治......【查看詳細】
★ 黃河“龍王廟”連載故事之王景治水 2020-07-02
王景大王王景(公元30年~85年), 字仲通,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水利專家,山東即墨人。王景自小好學(xué),愛好廣泛,精通《周易》, 懂得數(shù)學(xué),喜好工程技術(shù),對天文也很有研究,在治水方面有出色的才能。供奉在嘉應(yīng)觀東大殿。王景大王王景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水利專家。東漢明帝劉莊要修整浚儀渠時,下詔王景與謁者(官名)王吳一起整治。王吳取用王景的墕流法(使......【查看詳細】
★ 黃河“龍王廟”連載故事之賈讓與治河三策 2020-06-30
賈讓大王賈讓,西漢末年人。綏和二年(公元前7年), 漢哀帝下詔“博求能浚川疏河者”, 賈讓應(yīng)詔上書,提出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治河三策。供奉在嘉應(yīng)觀東大殿。江澤民總書記在參觀嘉應(yīng)觀時,精心研讀了賈讓的治河三策,意味深長地說:“這是一套完整有效的治河方略,值得借鑒!但是限于當時客觀條件,沒有提出山清水秀、水土保持的治理辦法,這是我們當代需要研究......【查看詳細】
★ 黃河“龍王廟”連載故事之治河功臣篇“白大王”的傳說 2020-06-28
汶上人以有馬之貞、白英等水利名家自豪,尤其白英老人,只知報國為民,不求官職的高尚品德,格外為老百姓所敬仰。魯西沿運河一帶的地區(qū)的許多老者,都能繪聲繪色地講述有關(guān)白英為水利事業(yè)鞠躬盡瘁的軼事。白英字節(jié)之,是公元1363年一1419年時期的布衣學(xué)者。他祖籍山西的洪洞,元王朝定鼎時,隨父母遷來墳上,家住汶上曇彩山下的白家店村,北距汶河不過五里,......【查看詳細】
★ 黃河“龍王廟”連載故事之“栗大王”的傳說 2020-06-26
栗毓美大王栗毓美,字友梅,號樸園,山西渾源縣人。清嘉慶拔貢,曾任武陟、陽武知縣,因治河有功,道光十五年擢任河?xùn)|河道總督,官邸在嘉應(yīng)觀衙署,被皇帝封為黃河四大王之一,供奉在嘉應(yīng)觀中大殿。嘉應(yīng)觀中,武陟百姓最熟悉的是栗毓美,最愛戴的是栗毓美,栗毓美死后,謚號“恭勤”。二月二嘉應(yīng)觀廟會,人們最愛唱的是《栗毓美還債》和《栗大佬守靈》。“栗大王”的......【查看詳細】
★ 從端午節(jié) 看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2020-06-24
端午節(jié)五月初五端午起源說紀念屈原說戰(zhàn)國時期,屈原實行政治改革的主張未能實現(xiàn),被削職流放,后楚國亡,屈原內(nèi)心痛苦,于五月初五投江自盡;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各種風(fēng)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紀念孝女曹娥說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水江中,數(shù)日不見尸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查看詳細】
★ 從端午節(jié) 看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2020-06-24
端午節(jié)五月初五端午起源說紀念屈原說戰(zhàn)國時期,屈原實行政治改革的主張未能實現(xiàn),被削職流放,后楚國亡,屈原內(nèi)心痛苦,于五月初五投江自盡;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各種風(fēng)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紀念孝女曹娥說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水江中,數(shù)日不見尸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查看詳細】
★ 傳承黃河文化 講好厚重精彩的“黃河故事” 2020-06-21
保護 傳承 弘揚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6月21日下午,省委宣傳部常務(wù)副部長曾德亞、國家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fā)司巡視員張吉林、文化和旅游部財務(wù)司司長馬秦臨、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副司長張磊等一行十多人,縣委書記秦迎軍、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金太、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丁輝等三人的陪同下,來到嘉應(yīng)觀景區(qū)......【查看詳細】
232 條記錄 13/20 頁
上一頁 下一頁 第一頁 上5頁 11 12 13 14 15 下5頁 最后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